比如最常見的就是:買一送一、9.9包郵,充話費免費送手機等等。有些人用這個模式做的風生水起,有些人認為這些模式是賠錢的買賣,而買家們多數(shù)是迷茫的吃瓜觀眾。
那么,免費模式是如何經(jīng)營的呢?
舉個網(wǎng)絡流傳的案例:充話費送手機。
預存2000元話費,贈送價值2000元的手機,話費一分不少,分24個月返還。
乍一看,免費得了手機沒花一分錢。心動嗎?的確,我在學生時代就購買過這樣的手機,宿舍6人集體出資,作為宿舍公共電話使用。記得當時免費購手機后,網(wǎng)線還打了3折,可以說當時整個宿舍樓都采用這種模式辦的網(wǎng)線。
這么做劃算嗎?劃算,一筆賬下來,宿舍每個人省了200多塊錢,然后吃了幾頓大餐。
我們作為消費者,看后認為很劃算,認為他們在賠錢做生意,大家想想,他們真的會賠錢嗎?不但不會,還會掙錢,這就是我們很多人沒有看明白的道理,你送賠錢,別人送就會掙錢。
我們仔細分析一下,他們贈送的這些東西,我們看看市場價,也確實是這些,大家想一想,他們批量購買會是什么價位嗎?據(jù)了解,批量購買很可能只需500元。他們敢這樣做,因為他們知道學生的基數(shù)很大,賣得出去就劃得來。
可以說,免費模式帶來了雙贏。再比如9.9包郵,有人說都不夠郵費,實際上9.9包郵產(chǎn)品的月銷量基本在10000+,在這種情況下和快遞合作,費用可以低至5元,產(chǎn)品價格只需控制在4元,商家一個月的盈利也有10000元+,但你要知道這是一個產(chǎn)品的盈利,在月10000+的客流量下,其它產(chǎn)品的附帶購買也是一筆不小的利潤。
他們賺大了,我們也認為占了大便宜。這就是商家免費送的同時也要有利潤獲得。
這一點,麥當勞、肯德基便做得不錯。
他們擁有免費的衛(wèi)生間并人盡皆知,內(nèi)急找不到公廁的時候去哪?答案很明顯。
這樣做,好處是什么?
1、帶來客流量,烘托人氣;2、有助于品牌傳播;3、讓過客有機會成為顧客。
當然,除了免費模式,還有很多很牛的營銷模式,比如:賣服務,給客戶高價值體驗;賣情懷,讓客戶情不自禁掏腰包;賣萌,讓顧客動心動錢包。
但相對免費營銷模式來說,它們的受眾都是有限制的,反觀免費模式下的基數(shù)人群,是龐大且充足的。
如果說免費營銷模式靠的是流量,那流量呢?也需要靠免費的模式吧!如果你現(xiàn)在有一款產(chǎn)品,你有魄力在還沒有客流的時候做免費營銷嗎?